2016 Taiwan Biennial: The Possibility of an Island
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「2016台灣美術雙年展」,將於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2月5日展出。國美館以每二年為週期舉辦「台灣美術雙年展」,迄今已邁入第5屆,本屆雙年展由客座策展人吳達坤及國美館研究員林曉瑜共同策展,並以「一座島嶼的可能性」為題,邀請30位/組臺灣藝術家參展,梳理近年來臺灣當代藝術創作者如何見證這個年代的變遷,並以創作描寫島嶼當下、未來、過去的處境。
展覽名稱「一座島嶼的可能性」來自法國作家韋勒貝克(Michel Houellebecq)於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。小說以現世的主角丹尼爾1號及其複製人後代丹尼爾24號與丹尼爾25號交錯的第一人稱敘事,在時空穿梭的閱讀中,探討生命的終極意義。延伸這樣的敘述方式與「一座島嶼的可能性」命題,本屆台雙展折疊了時間與空間、記憶與感知,呈現臺灣在外在環境的急遽變化中,如何不斷的檢視、省思,在跨越時空的語境下回看島嶼的變化與當代議題,並提出未來世界的可能性。展出作品從建構真實與虛假的風景、地理與邊界想像,擴延至深刻思考臺灣島嶼(國家或個人)主體的游移與確定性;既回顧、詮釋臺灣的歷史,也觀察當代社會某些荒謬或失序的狀態—這些狀態與歷史的發展緊密相關。而藝術家在環境的持續變動之中,對於藝術創作又抱持什麼樣的執念?當代藝術似乎成為一種對未來的提示,多元的創作方式與議題討論使島嶼呈現一種躁動氛圍,既令人興奮也充滿各種未知與可能。
本屆台雙展觀察近兩年臺灣美術創作的主題,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方向:
- 臺灣的「發現」與「再現」
從近兩年的臺灣美術發展觀之,「發現」與「再現」臺灣仍然是當代創作者所關注的議題,特別是青年世代的創作者似乎更熱衷於尋找所謂的臺灣精神,反映在藝術創作上,可看見創作者們用自己的行動,觀察與蒐集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但卻根深存在的風景,為當代的臺灣下了視覺性與聽覺性的註解。
- 主體認同的自我辯證
臺灣人的主體認同長久以來因危機感而呈現一種游移狀態,這樣的焦慮使得定義自我身分一直是臺灣社會中難解的議題,但或許這也是臺灣當代藝術充滿巨大能量的原因。對於主體性的思考,反映在藝術家如何回溯島嶼的歷史,並對照臺灣的現實社會狀態。而藝術家對於共同記憶的追尋,除對歷史進行資料蒐集與調查外,更擅於以挪用、拼貼、組合的手法,以今昔對照的方式呈現臺灣人對於主體的提問。
- 社會狀態的描摹回應
近年來臺灣社會出現的奇觀與失序狀態,往往經由大眾媒體與網路言論的不斷放送而加以推波助瀾。藝術創作者對於生活的描摹與回應,也在某些時刻顯現出臺灣人特有的思維,例如以幽默、奇幻或具體行動的方式,提出具反思性的創作,既暗喻社會的現實狀態,也藉此警示觀者正視相關的社會議題。
- 藝術作為現實生活的理想投射
部分藝術家用身體性的勞動,專注於自身的創作並堅持不懈,或用作品建構記憶中或想像中的時空,似是填補現實生活的缺口縫隙。藝術家藉由創作回應現實,也構築、映射更理想的未來。其實踐方式,或是創造未知的空間體驗,讓觀眾參與其中時體會與現實全然不同的感官經驗,或是用自己的身體勞動,將藝術創作視為一種永恆的修煉,藉此達到身心平和的狀態。
本屆台雙展參展30位/組藝術家,包含于軒、王又平、李佳泓、黃奕捷、廖烜榛、王德瑜、何佳興、吳芊頤、吳燦政、李承亮、汪紹綱、阮璽、林介文、林書楷、林鴻文、邱承宏、邱昭財、侯俊明、徐永旭、張碩尹、梅丁衍、莊志維、郭奕臣、陳文祺、陳依純、陳松志、陳建北、陳敬元、陳曉朋、黃海欣、新店男孩(莊普、陳順築、吳東龍、蘇匯宇)、謝牧岐、蘇匯宇(依姓氏筆畫排序)。藝術家的作品分布在國美館一樓空間,觀眾可透過展場中出現的「一座島嶼的可能性」策展理念引導,進行一場探索島嶼之旅。30位/組藝術家呈現的不只30種可能,也象徵臺灣暗潮洶湧的內在能量。本屆台灣美術雙年展期望帶給觀眾不同的觀展經驗,也希望觀眾在這場旅程之中,找到地圖座標中的自身錨點。
資料來源: https://event.culture.tw/NTMOFA/portal/Registration/C0103MAction?useLanguage=tw&actId=54880
展覽日期:2016/9/10~2017/2/5
主辦單位:國立臺灣美術館